电子厂危废处理协议
  • 电子厂危废处理协议
  • 电子厂危废处理协议
  • 电子厂危废处理协议

产品描述

危废协议1 危废合同1 危废拉运1 危废处置1 危废处理1
含铬废液主要来自镀铬溶液和镀锌钝化溶液。
因日常维护、保养、过滤或镀铬溶液失效后产生的废液或已报废的电镀铬溶液;含铬滤渣主要来自镀铬溶液经过过滤后留在镀槽底部和滤芯上的含铬渣;含铬污泥则是来自含铬废水经处理后产生的含铬淤泥。
含铬废液、滤渣和污泥均属危险废物,其危险废物编号是HW17。但就单的含铬废液而言,危废编号应该是HW21。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铬在废水中属类污染物,故在危险废物回收分类中应单列为好。
退镀废液来源于不合格电镀产品的化学退镀或电解退镀,其危废编号是HW17。
因整个电镀工业园区退镀工件种类和数量都很多,故在退镀后的溶液中、金属离子很杂,但浓度相对较高,为此应尽可能从退镀废液中回收镍、铜等有价金属。
电子厂危废处理协议
含锌、含锡及其它合金废液、滤渣和相应的污泥来源类似于含铬危险废物。
它们也都是表面处理废物,其危废编号是HW17。但对单的含锌废液而言,其危废编号应该是HW23。
另外,从回收角度看,含锌、含锡和其它合金电镀溶液报废后也应该分别回收。
而滤渣因数量少以及锌、锡与其它合金的电镀废水是与电镀前处理的酸碱废水和退镀清洗废水混在一起处理的,故污泥成分复杂、有价金属含量少,基本上没有回收,可不考虑回收。但对污泥本身,仍需按危险废物要求进行安全处置。
电子厂危废处理协议
含氰电镀废液、滤渣和相应的污泥来源类似于含银危险废物。
由于目前不少电镀工业园区只允许有少量的含氰镀金和镀银存在,故其与含银废液、滤渣和相应污泥的论述相同,其危废编号是HW33。
在这里只需强调一点:对含金废液和滤渣中的金必须回收。
电子厂危废处理协议
由于电镀工业园区厂家很多,故难免会用到一些矿物油擦洗设备或另作它用,这也是危险废物,危废编号是HW08,需妥善回收与处置。
印刷工艺危险废物产生节点分析
印刷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来源于印前工艺和印刷两个工段。
2.1 印前工艺产生的危险废物
印前工艺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感光材料废物、表面处理废物、精馏渣和**树脂类废物等。
2.1.1 感光材料废物
感光材料危废处理
感光材料危废处理
不同的印刷工艺采用的印前工艺是大有区别的。就传统印刷而言,胶印、柔印采用的是类似的传统印前工艺。—以激光照排机为表的传统印前流程,—由激光照排机输出胶片、胶片冲洗、晒版构成,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废胶片、胶片冲洗过程中的废显影液和废定影液、晒版过程中的废显影液,均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16“感光材料废物”。目前,以直接制版(Computer toPte,简称CTP)为表的数字化印前流程已经开始替以激光照排机为表的传统流程,CTP在制版时间上比传统制版0min以上,在我国报业印刷领域率先获得应用(采用胶印),但在柔印领域尚未获得实际应用。CTP制版过程*输出胶片,从而仅仅在晒版过程中产生废显影液。
丝印工艺的印刷品由于幅面大(可达3m×4m),其胶片可以通过大型打印机输出,不再需要胶片冲洗过程。但在晒版之前需要在丝网表面涂覆感光胶,晒版后则采用清水冲洗来完成显影过程,这样,会有少量的感光胶进入液相。
数字印刷机包括墨粉类数字印刷机和喷墨印刷机。与传统印刷相比,数字印刷*制版,是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印刷滚筒(无印版)经感光后形成可以吸附油墨或墨粉的图文,然后转印到纸张等承印物上。墨粉类数字印刷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废感光鼓,属于感光材料废物。喷墨印刷机不产生感光材料废物。
综上所述,在胶印、柔印、丝印及墨粉类数字印刷机印前工艺中,均会产生感光材料废物,只是,对于不同的工艺,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和特性是有差异的。
http://szzyfwgl503.cn.b2b168.com

产品推荐